湖北日報訊 記者 崔逾瑜 陳嶼
  夢回山路十八彎
  中山太陽城廣場、深圳富士康、東莞長安金沙影劇院。
  中山市三合人才派遣服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來自恩施鶴峰的黃海華連看了3場家鄉政府送給農民工的新春慰問演出。
  原汁原味的土家歌舞,“土裡土氣”的鄉音,一次次觸碰著這位31歲土家小伙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笑了,哭了,更想家了。黃海華已差不多有十年沒有回家。十年前,黃海華為家鄉引資,一位廣東老闆有投資意向。黃海華回鄉張羅,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關係,徵地,簽約,接單,結果那位廣東老闆覺得不滿意,項目告吹。打此以後,倍感愧對父老鄉親的黃海華再也不敢回家鄉。
  漂泊多年,從簡陋的單人床到舒適的雙人床,從“蝸居”單身宿舍到搬進140平方米的小高層,黃海華創業成功,生活富足。可父親念念不忘家鄉的苞谷酒、油茶湯,黃海華也不止一次夢回山路十八彎。直到2013年,父親因車禍去世,黃海華“送”父親踏上回家的路。
  那山,那水,那樹,那人,讓黃海華淚眼模糊。“我是土家人。回到家鄉的懷抱,我才知道自己多麼思念家鄉。”
  回家的難題
  過年回不回家,這道看似簡單的選擇題,卻讓不少農民工犯難。“儘量吧!”在中山一家禮品廠打工的湯貴明對此回答得有些勉強。湯貴明是黃梅人,和丈夫在粵打拼十餘年,家有一兒一女。長年在外打工,他們錯過了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時刻,13歲的女兒孫瑜有些怨氣:“希望他們回來的時候不回來,再回來又有什麼用?”而11歲的兒子孫諾已記不清父親的模樣。
  眼下,工廠建了新廠房,生產量擴大,很需要工人,老闆開出了高工資,湯貴明夫婦決定今年春節不回家。打電話到家裡,兒子孫諾得知後很不開心,提筆寫了一封信:“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過年能回來,然後我們一家人永遠生活在一起,一直不分開。”“工作很忙,真的走不開。”湯貴明說,如果過年回不去,年後再找時間回家一趟。
  在富士康工作的小陳每天趴在流水線上,深感生活單調枯燥。“我也想回家放鬆一下,可是我到現在還沒刷到回家的車票!”小陳說,每天晚上下班後,都盯著手機刷票,硬卧、硬坐、高鐵都成,可就是買不到。“實在不行,我就坐長途卧鋪車吧,大不了路上受點罪!”
  22歲的宜昌女孩楊成芳是新生代農民工。“家鄉的冬天冷得刺骨”、“衣服比深圳賣得還貴”、“家裡沒WIFI不能上網”……楊成芳說,這種種不適應,讓她提不起回家的興趣。
  相對於父輩,不少青年農民工和楊成芳一樣,少了對農村歸宿的認同,多了這一代人獨有的尷尬:退回農村,他們做不了合格的農民;想融入城市,他們又很難逾越橫亘在眼前的制度、文化之牆。
  家鄉的期盼
  回家,是親人的呼喚,也是家鄉政府的殷切期盼。
  據省人社廳廳長翟天山介紹,截至去年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1138.05萬人,其中省內務工591.39萬,省外務工546.66萬人。而據去年我省50個供求分析聯繫城市日常服務統計數據顯示,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用人招聘的企業和登記求職的勞動者數量繼續上升,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為1.14,崗位供給大於求職需求,企業用工仍然需求旺盛。“回鄉創業一條街”“回鄉創業工業園”……一系列促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叩開了“回歸工程”的大門。去年,省政府召開農民工聯席會議辦公室,公佈36項優惠政策,涵蓋就業、就醫、就學、培訓等方面,為農民工提供“一體化”服務,鼓勵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家鄉的企業、家鄉的人民、家鄉的天地為農民工提供了大展宏圖、成就輝煌的舞臺,期盼和祝願農民工有更好的發展!”省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皮廣洲說。
  編後 本組系列報道今天暫告結束。但是,我們對農民工生存狀況的關註不會停止。記者所看所寫的,也只是我省數百萬省外務工者的小小縮影。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重視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關愛。新的一年,我們祝福廣大農民工朋友迎來新的收穫,夢想成真!
  (原標題:他鄉和故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l84xlob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